首先挑選未出菇或雜菌污染較少的白靈菇菌包,撕去菌袋浸泡于石灰水池中3天后撈出,瀝去多余水份用鐵鍬拍打碎,按配方進行配種。
(1)配方:
?、侔嘴`菇廢料45%,棉籽殼47%,麩皮5%,石灰粉3%;
?、诎嘴`菇廢料60%,棉籽殼22%,麩皮10%,玉米粉5%,石灰粉3%;
?、蹖φ彰拮褮?7%,石灰粉3%。
按料水比1:1.2將培養(yǎng)料充分拌勻堆悶4天,調至pH值7.5~8。采用20厘米×40厘米,厚4.5絲的高密度聚乙烯筒袋裝料,裝料時注意松緊度適中。常壓滅菌100℃保持12~14小時,待菌包溫度降至25℃~30℃時移入接種室,按常規(guī)接種法兩段接種,每袋接種不超過料重的5%,接種后的菌包放入室溫24℃~26℃,空氣相對濕度65%~75%的條件下“井”字形排放避光培養(yǎng),35~48天菌絲長滿袋。
?。?)覆土選擇一面積250~3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在大棚內做畦,畦寬1.5米,長5米,深20厘米,可沿棚內兩側做畦,畦間留40厘米寬的作業(yè)過道,建畦后進行噴水保濕,在畦底及四周噴灑無公害的殺菌藥(1:500倍的雞爪菌絕殺王)脫袋后平臥埋入土中,袋與袋間隔2~3厘米,用細土填充間隙,澆透水后在菌包表面覆土(覆土含一定的腐殖質的麥田土、菜園土皆可)。覆土前拌入2%石灰粉,噴灑1:500倍的雞爪菌絕殺王,調整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覆土厚度不超過3厘米,土粒大小直徑0.5厘米為宜,覆土后覆膜保溫、保濕,當土壤表面出現(xiàn)大量菌絲時揭去膜催蕾。
?。?)出菇管理菌包覆土后15~20天即可出現(xiàn)小菇蕾,出菇期間大棚內溫度控制在10℃~25℃,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85%~90%。用竹片在畦上搭起小拱棚,大棚定期通風,以便控制拱棚內的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尤其子實體生長階段,要維持在15℃~20℃,超過25℃應及時降溫,以免菌柄伸長、開傘。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約30分鐘,低于10℃子實體生長較慢應保溫少通風,同時結合白天夜晚的溫差刺激促進其生長,在菇體分化、子實體生長階段,給予一定的散射光照,但光線不要太強,以免影響品質。
棚內空氣不流通,造成嚴重缺氧,致使好氣性的白靈菇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