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增濕過量。菌袋開口增氧蓋紙后,未及時噴水,袋內呼吸旺盛,水分蒸發(fā)快,穴口菌絲干枯,原基難以形成。有的栽培者一見原基形成,就仿照黑木耳疏基一樣進行噴槍直沖,把原基沖走。銀耳原基為一?;蛞欢?,噴水過量,影響出耳率和幼耳;加之關門噴水,通風不良,造成霉菌發(fā)作而爛耳;也有的因栽培架過高,噴水時高層噴不到水,底層又過濕,造成高低層出耳不齊,甚至高層缺水,子實體發(fā)育不良。
房棚結構不妥。老房栽培銀耳,多為單門,缺窗口,空氣不對流,因此靠門口的通風好,長耳優(yōu),靠里面的長耳較差。有的栽培房上方不設通氣窗,噴水增濕后水蒸氣上升,下滴流淌聚在栽培架頂層的耳袋上,造成頂層菌袋爛耳。
菌種質量差。菌種本身不純,帶有雜菌或病毒,尤其是放射菌,混在菌種內,接種后萌發(fā)力極強,壓倒銀耳菌絲,以致無法出耳;有的因香灰菌絲退化,接種后初期走勢正常,呈黑色,中途逐漸退成白色而消失,以致整批不出耳;也有因制種過程兩種菌絲配比失調,香灰菌絲過旺占優(yōu)勢,而銀耳菌絲受到抑制,致使出耳緩慢或出耳率不高。
防蟲不及時。在菌袋開口撕布前,沒有噴灑農藥,開口后螨蟲鉆進穴口咬吃菌絲,無法出耳,也有的門窗沒安裝紗窗,尤其是春季原基分化成幼耳時,成群蟲嬰蚊從窗口飛入,且繁殖率極高,在穴口產卵形成幼蟲,鉆進穴內咀食菌絲,造成成批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