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利用閑置冷庫進行反季節(jié)栽培金針菇,場合好、效益高。通常每個冷庫可容納3萬袋,每袋裝1斤干料,投資9角左右,可出菇0。6斤,每袋純利潤1。5元左右,每庫一個周期可獲純利潤4。5萬元。該模式深受寬大菇農(nóng)歡迎,現(xiàn)將栽培技巧介紹如下:
一、栽培季節(jié)
通常于秋冬季栽培,到第二年春季停滯,如果冷庫有控溫裝備,可不受季節(jié)制約,周年進行生產(chǎn)。
二、培養(yǎng)料的配制
?。ㄒ唬┡浞剑?)棉籽殼92%,麩皮5%,石膏1%,過磷酸鈣1%,尿素1%(2)棉籽殼88%,玉米粉9%,石膏1%,過磷酸鈣1%,糖0。5%,尿素0。5%。(3)玉米芯80%,麩皮18%,石膏1%,磷酸二氫鉀0。5%,糖0。5%。(4)雜木屑73%,麩皮25%,石膏1%,糖1%。
?。ǘ┌枇?/div>
拌料應選擇晴天或陰天的上午進行,培養(yǎng)料含水量達到65—70%為宜。
三、裝袋、滅菌與接種
拌好的培養(yǎng)料要當天裝袋,以防變質,此后及時進行滅菌(常溫滅菌)
接種室提早進行消毒,滅好菌的栽培袋冷卻到20—23℃時進行接種,此后轉入培養(yǎng)室進行發(fā)菌培養(yǎng)。
四、發(fā)菌期管理
1、調節(jié)溫度。發(fā)菌期溫度節(jié)制在18—25℃。
2、節(jié)制濕度。威嚴節(jié)制培養(yǎng)室的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下。
3、通風換氣。要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滿足菌絲生長對氧氣的懇求,應每天進行通風1—2次,每次20—30分鐘。
4、弱光培養(yǎng)。菌絲生長不需光線,門窗應盡量用報紙或窗簾進行遮光。
5、按期翻堆。翻堆可使堆內菌袋位置得到調整,進行氣體交換,排出堆內廢氣,并能及時發(fā)現(xiàn)雜菌污染的菌袋并及時解決。每7—10天翻堆一次,將堆內外,上下菌袋位置改換,并重新碼好。翻堆進程中將門窗打開,維持室內空氣新鮮,發(fā)現(xiàn)雜菌浸染的菌袋應及時進行解決。
6、解袋折口。培養(yǎng)半月左右,菌絲已長至培養(yǎng)料的一半,此時氧氣不能滿足菌絲生長的需要,應將袋口松開,并將袋口拉直,此后向下對折約2厘米,此時不再碼堆,可單層排放于菌室或出菇房架上延續(xù)進行發(fā)菌培養(yǎng)。
五、出菇管理
1、降溫催蕾。當菌絲長滿料袋達到生理成熟后,應將溫度降至15℃左右,使菌絲在低溫刺激下盡快轉入生殖生長。當料面涌現(xiàn)淡黃色液滴,預示不久即將出菇。
2、適時抑蕾。當菌袋料面現(xiàn)蕾后,再培養(yǎng)5—10天,即可形成針尖狀成叢密集菇蕾,這時應將袋口敞開拉直,并將袋口向外翻折2—3次至近料面,經(jīng)過對流的單調風橫吹,使菇蕾失水萎蔫倒伏。通常倒伏后第三天,可顯然看到從菇柄的基部重新長出密集的菇蕾,且長度一致,如果3—4天后仍無新的菇蕾涌現(xiàn),手觸摸已萎蔫的菇蕾有剌感,則可輕噴水一次,并覆蓋塑料膜保濕。
3、適時拉袋。抑蕾停滯后,當新形成的菇蕾長至4—5厘米高時可拉直袋口,目標是增長袋內二氧化碳濃度和空氣相對濕度。
4、子實體生長期管理。抑蕾停滯后,子實體逐步進入快捷生長期,應加強溫、濕、氧、光等諸方面的綜合管理。溫度節(jié)制在12—18℃領域內,空氣相對濕度80—90%,為了抑制菌蓋生長,增進菌柄伸長,可恰當提高袋內二氧化碳濃度,通常每天通風1—2次,每次約20—30分鐘,光線主要是進行弱光培養(yǎng)。
關鍵詞:
金針菇栽培
- 下一篇:平菇罐頭加工方法
- 上一篇:蘑菇栽培中如何防治雜菌污染?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