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雞腿菇是雞腿蘑的俗稱,因其形如雞腿,肉質肉味似雞絲而得名,是近年來人工開發(fā)的具有商業(yè)潛力的珍稀菌品,被譽為“菌中新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關反季栽培有機雞腿菇的技術吧!
菌株選擇
夏季有機雞腿菇的菌株選擇,當以適溫范圍廣、個頭偏大、抗性強、生物學效率高等為主要條件,目前符合該類條件的主要有“Cc518”、“Cc168”等。
栽培原料
栽培原料的選擇及其配方的科學性,最終結果將會在出菇數(shù)量和質量方面顯現(xiàn)出來,實際上,這也是困擾廣大菇農的重要技術問題。多年研發(fā)實踐證明,就地取材選擇原料是最佳決策;配料講究營養(yǎng)的全面和均衡,是明智的做法。具體生產中,一般作物秸稈都可使用,棉籽殼、玉米芯、豆秸等均可,即使采用木屑類原料,只要正確處理原料,并科學設計原輔料的配比,也會有理想的栽培效果。
栽培場所
自然山洞及類似的廢棄軍用設施均是栽培的好場所,廢棄的防空洞、地下室等,只要解決通風問題也是上好的栽培場地。上述場所內的溫度,常年恒定在15℃左右,極適合雞腿菇的出菇要求。無上述條件的平原地帶,可在菇棚一頭安裝水溫空調,也可將棚溫控制在22℃左右,亦適合有機雞腿菇的生長發(fā)育。
基本配方
1.棉籽殼220公斤、麥麩20公斤、玉米粉10公斤、食用菌三維營養(yǎng)精素120克。
2.玉米芯210公斤、麥麩30公斤、玉米粉10公斤、豆餅3公斤食用菌三維營養(yǎng)精素120——240克。
栽培要點
1.嚴格處理栽培設施。使用百病傻或賽百09對設施內進行藥物殺菌,采取地毯式噴灑不留死角的方法,已經發(fā)生過病害的老菇棚,應連續(xù)進行兩遍高濃度藥物處理。
2.菌種脫毒處理。引進脫毒菌種或自行進行脫毒處理,確保菌種不攜帶病毒、病菌。
3.調配基料營養(yǎng)。根據(jù)具體的栽培原料,選擇合適的配方,使基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全面、均衡,使雞腿菇菌絲處于良好的營養(yǎng)環(huán)境中,最大限度地擴大生物量,為出菇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
4.菌絲充分后熟。菌絲后熟,屬于軟性技術,應根據(jù)情況適度掌握。要點是:提前播種,表面菌絲發(fā)滿后,盡量降低溫度、盡量延長發(fā)菌時間,一方面使菌絲在袋內做橫向發(fā)展,另一方面使菌絲達到最大量,并同時使菌絲達到充分的后熟效果,為爆發(fā)性出菇打下基礎。
5.處理覆土材料。覆土材料的處理,是確保反季節(jié)有機雞腿菇栽培成功的最后一項物質條件,必需進行嚴格殺菌處理,一般每50克百病傻可處理覆土2立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