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條件下,雞腿菇只能在春、秋兩季生產。但只要掌握它的生物學特性,滿足其生長所需條件,夏季照樣可以生產。
1.建造軍畦。該技術適于在豐產林中進行規(guī)模化生產。挖深0.2米、寬1.4米、長20米的菌畦,菌畦間距0.8米以上,每隔6畦留I條4-6米寬的作業(yè)道,以利車輛進出。
2.搭設遮陽棚。在畦床上方2.5-3米處搭遮陽棚(用秸稈和遮陽網等),避免透光及淋進雨水。遮陽棚邊緣超過畦床周邊2米,使9-16時的陽光不能直射菌畦。春季在棚四周種植長蔓蔬菜或花卉,如長葫蘆瓜、佛手瓜、絲瓜、南瓜等。
3.設置增濕裝置。在遮陽棚四周上方架設噴水管道及單向噴霧頭,在遮陽棚內每隔4-5米架設一排雙噴頭管道,以便向遮陽棚內的空間噴水、增濕。四周管道在每邊設一閥門,以備有風時關閉下風處的噴頭。
4.防蟲措施。遮陽棚四周最好用防蟲網封閉,以防蟲類進入。
5.疆土材料。用肥沃的菜園土或蔬菜大棚耕作層的肥土。每噸土中加入發(fā)酵的牛糞、雞糞(或食用菌專用肥)各200千克,拌勻后,然后覆膜05-7天后翻開土堆,加入30千克石灰粉,,再拌勻覆膜,7天后即可使用。每100平方米畦床用2立方米覆土。
6.栽培管理。培養(yǎng)料的發(fā)酵處理、裝袋、發(fā)菌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適當延長發(fā)菌時間,一般延長30天,然后按常規(guī)脫袋、人畦、覆土。
7.注意事項。遮陽棚下的空氣相對濕度不宜過高,中間部位最高為95%,周邊為75%。噴水保濕須多次、少量,盡量不使子實體上積聚水珠。覆土厚度以2—3厘米為宜。但若想產出個頭大的菇,覆土厚為4—5厘米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