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后重建產業(yè)發(fā)展好
2012年12月14日,記者走進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常樂鎮(zhèn)棗埡村常瑞食用菌種植基地看到,一排排食用菌排列整齊,一袋袋金針菇、雞菇長勢喜人。“目前,金針菇和雞菇市場需求很大,產銷兩旺,一天產值1萬余元沒得問題。”祝瑞兵信心百倍地說。眼前這個產銷兩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很難令人相信,這是在2012年9月10日洪災受損后重建起來的。
沖垮基地 沖不垮恢復重建信心
12月14日,祝瑞兵起了個大早,就一頭鉆進了大棚,搗鼓起他的“菇寶貝”。
“看,這個大棚內全部是金針菇,旁邊的大棚種的全是雞菇,現在已經開始出菇了!”看到記者來采訪,祝瑞兵高興地帶著記者在食用菌基地逛了一圈。很難令人想象,眼前這個產銷兩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是在蓬溪“9·10”洪災受損后重建起來的。在洪災中,該基地100余畝食用菌被沖毀,經濟損失達1000余萬元。洪水沖垮了基地,但沖不垮他恢復重建的信心。洪水退去后,看著被沖毀的食用菌基地,祝瑞兵心如刀絞,并下定決心重頭再來。“洪災退去后,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立即投資150余萬元對基地進行恢復重建。”祝瑞兵說,洪災后,在縣相關部門和鎮(zhèn)政府的幫助下,僅一個月時間種植基地又走上了正常軌道。
產銷兩旺 食用菌供不用求
“你看,這些金針菇明天早晨就要出賣了,我們每天都得起早采摘。”大棚內,20多個工人正忙著對金針菇、雞菇進行采摘、整理和分袋等工作。“ 蘑菇種植技術簡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目前,金針菇批發(fā)價為3—4元/斤,雞菇為2—3元/斤,金針菇、雞菇每天產量大概在3000斤左右,出菇高峰期的時候預計每天出菇4000余斤,每天產值有1萬余元。”祝瑞兵一邊忙著整理剛采摘下來的金針菇,一邊給記者算了一賬。據祝瑞兵介紹,雞菇在10月底已開始出菇,金針菇已于12月初開始出菇,平均每袋能收獲蘑菇3到4次。而使用過后的菌袋又將進行木耳種植。“目前,金針菇和雞菇市場需求很大,產銷兩旺。”祝瑞兵說,基地所產的蘑菇均銷往重慶、南充、遂寧等地,目前是供不應求。
“我們還將對基地進行擴大,預計規(guī)模達300余畝!”祝瑞兵說,在鎮(zhèn)政府的協(xié)調下,他已經流轉土地200余畝,明年將進行規(guī)模擴大,在食用菌品種的選擇上,還是將以金針菇為主,并種植木耳、平菇等。
沖垮基地 沖不垮恢復重建信心
12月14日,祝瑞兵起了個大早,就一頭鉆進了大棚,搗鼓起他的“菇寶貝”。
“看,這個大棚內全部是金針菇,旁邊的大棚種的全是雞菇,現在已經開始出菇了!”看到記者來采訪,祝瑞兵高興地帶著記者在食用菌基地逛了一圈。很難令人想象,眼前這個產銷兩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是在蓬溪“9·10”洪災受損后重建起來的。在洪災中,該基地100余畝食用菌被沖毀,經濟損失達1000余萬元。洪水沖垮了基地,但沖不垮他恢復重建的信心。洪水退去后,看著被沖毀的食用菌基地,祝瑞兵心如刀絞,并下定決心重頭再來。“洪災退去后,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立即投資150余萬元對基地進行恢復重建。”祝瑞兵說,洪災后,在縣相關部門和鎮(zhèn)政府的幫助下,僅一個月時間種植基地又走上了正常軌道。
產銷兩旺 食用菌供不用求
“你看,這些金針菇明天早晨就要出賣了,我們每天都得起早采摘。”大棚內,20多個工人正忙著對金針菇、雞菇進行采摘、整理和分袋等工作。“ 蘑菇種植技術簡單,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目前,金針菇批發(fā)價為3—4元/斤,雞菇為2—3元/斤,金針菇、雞菇每天產量大概在3000斤左右,出菇高峰期的時候預計每天出菇4000余斤,每天產值有1萬余元。”祝瑞兵一邊忙著整理剛采摘下來的金針菇,一邊給記者算了一賬。據祝瑞兵介紹,雞菇在10月底已開始出菇,金針菇已于12月初開始出菇,平均每袋能收獲蘑菇3到4次。而使用過后的菌袋又將進行木耳種植。“目前,金針菇和雞菇市場需求很大,產銷兩旺。”祝瑞兵說,基地所產的蘑菇均銷往重慶、南充、遂寧等地,目前是供不應求。
“我們還將對基地進行擴大,預計規(guī)模達300余畝!”祝瑞兵說,在鎮(zhèn)政府的協(xié)調下,他已經流轉土地200余畝,明年將進行規(guī)模擴大,在食用菌品種的選擇上,還是將以金針菇為主,并種植木耳、平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