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電商之路
受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六項禁令”的影響,2013年至今,食用菌個體經營者的日子并不好過。
柳林溝一家經營三年以上的土特產銷售店,女店主坐在店內愁眉不展,欲轉讓店面。“以往的單位訂貨大幅減少,餐館需求也減少,普通家庭覺得香菇木耳貴,買1斤能吃好久。加上現在是淡季,生意難做。”她說。
《舌尖2》的熱播也沒能給她的銷售店帶來好運。“香菇市場價70元/斤,秋冬、臨近春節(jié)賣的好一些,用來燉湯滋補,受時令影響明顯。”女店主說。
在柳林溝另一家新開的“房縣土特產”店,店主主營黃酒銷售,香菇木耳只是“帶著賣,因為市場做穿了,賣不起價格”。
十堰更多的食用菌經營者,選擇順應趨勢,轉戰(zhàn)電子商務。在淘寶網輸入“房縣香菇木耳”詞條,檢索首頁出現33個產品,供貨產地均為“十堰”,只有一家來自上海。
十堰市武當山珍系列產品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當山珍)自2011年下半年試水電子商務,由于起步較早,贏得市場先機??偨浝韯喣蟹Q,央視廣告效應明顯,當前,房縣花菇一天至少發(fā)兩趟,4家快遞公司同時服務,網購香菇的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武當山珍定位為中高檔禮品市場,主營旅游產品開發(fā),同時向商超鋪貨。在本地禮品市場訂單減少后,公司將目光投放于南水北調對口協(xié)作城市——北京。
2014年,武當山珍與中國農墾集團合作,將食用菌等農產品以“店中店”的形式放入“農墾小屋”銷售。“在北京的鬧市區(qū)選了2-3家‘農墾小屋’鋪貨,產品袋裝,每周發(fā)貨,來自北京的禮品訂單不定期發(fā)貨。公司正在請深圳一家公司優(yōu)化門戶網站,準備在官網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開通手機支付。”劉亞男說。
在官網支付的念頭,源于品牌保護。“武當山珍”的牌子打響后,他們發(fā)現有本地人假冒這一品牌“借光”,甚至在網店貼出了他們的店面照片。劉亞男最終決定下血本做手機支付,希望借此把假冒網店“清理出戶”。
但電商之路充滿坎坷,武當山珍先后入駐中國建設銀行的電子商務平臺善融商城、中國郵政旗下電商平臺郵樂網、湖北省供銷社裕農網,還在不久前與央視“發(fā)現go”、十堰“悠樂購”等電視購物平臺合作,成效不夠顯著,喜憂參半。
“B2B、B2C兩種電商模式現階段都在做,公司一共招聘了6名專業(yè)背景為電子商務的大學生,就是想在電子商務領域闖出一條路,滿足未來發(fā)展需要。”劉亞男說。
在電商銷售市場,不乏業(yè)界創(chuàng)新者。房縣興農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就將香菇木耳直接推向淘寶平臺銷售。
2012年底,經房縣工商聯(lián)牽線搭橋,湖北圣碩集團與房縣興農合作社簽訂合作協(xié)議,成立湖北詩祖故里食品有限公司。圣碩集團投資8000萬元欲與興農合作社共同打造一家集食用菌現代化生產、加工、銷售、物流于一體的集團企業(yè)。
盡管淘寶上的業(yè)績并不明顯,新公司的名氣漸響,“湖北詩祖故里食品有限公司”已成為十堰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yè),網店貼著《舌尖2》的醒目標語,“年出口創(chuàng)匯8000萬美元、產值過20億元”是他們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