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提示:2006年,中國香菇好運來。一方面香菇栽培量逐步增大,一方面市場價格平穩(wěn)上升。在輸日香菇遭遇技術壁壘后,不僅有效地提升了菇品質量,而且有效地促進與擴大了內銷市場,特別是香菇價格已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銷主導型。香菇出口也從輸日為主逐步轉向擴展歐美市場。
連日來,記者一路從慶元、龍泉、云和過來,在公路旁都可以看到這么一個景象:一個個自發(fā)形成的鮮香菇交易市場十分火熱,鮮菇交易價格保持在每公斤10元左右。中國香菇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香菇出口協(xié)調組顧問張壽橙先生樂呵呵地說:“想不到菇價比去年初上升了一倍,市價仍然堅挺?!?/P>
去年初,張壽橙先生對全國香菇市場進行過調查分析,并對2006年的香菇市場大膽地作了預測,認為香菇產業(yè)步入復蘇階段,香菇價格走勢看好,希望菇農適度擴大生產規(guī)模,存菇待漲。入冬以來,香菇價格果然不出所料,出現了穩(wěn)步上升。
在龍泉香菇市場內的綠谷山珍批發(fā)零售部里,擠滿了各地菇商。龍泉晨光食品有限公司經理葉桂花告訴記者,今年龍泉香菇、黑木耳價格上揚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干菇、干黑木耳價格比2005年上半年上漲了一倍,就是較為普通的干香菇都在每公斤70元以上。
石達石鄉(xiāng)經銷戶項禮根一邊忙著采購,一邊說,龍泉的香菇質量是頂呱呱的,甚至連菇腳都很好銷,深受全國各地客商的青睞。去年一年,他已銷售15萬多公斤的干菇,主要是運往全國各地經銷點。據了解,2006年龍泉的干菇內銷量首次高于出口量。
去冬以來,全國普遍出現的香菇、黑木耳持續(xù)高價位走勢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張壽橙先生通過對全國各地市場信息了解分析后認為,2006年香菇栽培總量和總產量比上年增長20%左右,預計達到90600多噸,但各地并未出現盲目擴大生產的局面。此外,去年由于遭遇日本《肯定列表》的技術壁壘,反而促使國內菇農下決心改進與提升香菇栽培環(huán)境質量,菇品品質進一步得到了市場認可。因此,菇價一路攀升,并能夠保持平穩(wěn)增長。
“2006年,是中國香菇的歷史轉折期??梢钥隙ǖ卣f,中國香菇已經完全擺脫了依賴出口的格局。香菇價格也從出口導向型轉變?yōu)閮蠕N主導型?!睆埾壬谷坏卣f,香菇內銷市場越來越成熟,消費穩(wěn)步上升,已成為主導世界市場的中堅力量。
在香菇出口方面也出現了新的轉機,可以說,東方不亮西方亮。在輸日香菇受到阻力后,各地商家紛紛尋找新的出口市場。龍泉市龍南鄉(xiāng)往年7至9月夏秋新菇都是發(fā)往日本,去年下半年開始改銷歐洲的荷蘭、法國、丹麥等地,許多出口商轉向開辟北美和歐洲市場。
今后香菇市價走勢會發(fā)生起伏波動嗎?張先生分析說,在元旦至春節(jié)期間,香菇消費量還將增加,菇價依然持續(xù)堅挺。今年3、4月份,可能會有所波動,但總的趨勢不會有太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