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
商家有意誤導消費者
張女士說,因為該藥店店員的介紹,她一直以為蟲草菌絲體口服液就是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可兩者價格的懸殊也是她心中的疑惑。前幾天,張女士到醫(yī)院看中醫(yī)時,就順便咨詢了醫(yī)生,結果醫(yī)生的答案讓她大吃一驚。
“醫(yī)生說,一個是冬蟲夏草,一個是蟲草菌絲體,就是字面上也是不同的東西,怎么會是同樣的東西呢?”張女士說,她在藥店購買保健品時,反復地問過店員,蟲草菌絲體口服液與冬蟲夏草有沒有區(qū)別,作為藥店的店員,不應該不清楚。如果明明是不同的東西,店員卻說原材料是一樣的,這不是有意誤導消費者嗎?“不過蟲草、蟲草菌絲體、冬蟲夏草,這感覺上好像都差不多,不懂行的人真的很難區(qū)分。”
◇多家藥店
稱“蟲草”類保健品均以冬蟲夏草為原料
只是含量不同
日前,記者走訪各大藥店發(fā)現(xiàn),在售的有很多叫做“蟲草”的衍生產品,比如“蟲草菌絲體膠囊”、“復方蟲草口服液”、“復方蟲草補腎口服液”、“蟲草菌絲體口服液”等等,似乎都以不同的方式與“冬蟲夏草”制品搭邊,有些包裝還將“冬蟲夏草”四個字特意放大,價格則一般在100元至300元之間,而冬蟲夏草的價格每克都要四五百元左右,包裝一般為一盒3克、6克、9克、30克等。
走訪中,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大部分消費者認為,蟲草、蟲草菌絲體應該都與冬蟲夏草有關。“冬蟲夏草可能是原生態(tài)的,買了之后,我們自己拿回家煲湯喝,而蟲草菌絲體口服液應該以冬蟲夏草為原料,廠家進行加工后制成的吧。”市民陳先生說。
在椒江保濟新藥房康平路店,針對該店售賣的蟲草菌絲體膠囊、冬蟲夏草膠丸、冬蟲夏草菌絲體口服液及冬蟲夏草,記者向店員咨詢:“這四者在成分上、原料上有什么區(qū)別?”
“都是冬蟲夏草,原料上都是一樣的,只是膠囊和口服液添加了一些輔料,沒有原生態(tài)的冬蟲夏草那么純。”店員說。
“冬蟲夏草那么貴,既然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為什么口服液、膠囊這么便宜,一盒才一兩百元?”記者問。
“因為添加了輔料啊,冬蟲夏草的含量沒有那么多啊。”店員說。
記者隨后查看了這幾樣產品的配料表,基本上都寫著:蟲草粉、冬蟲夏草菌絲體或是蟲草菌絲體等,并未直接標明以冬蟲夏草為原料。蟲草衍生產品緣何與冬蟲夏草價格懸殊,記者先后采訪了臨海人民路的泰隆大藥房及巾山中路的多家藥店,店員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含量不同,所以價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