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在桐廬鳳川大球蓋菇種植基地,30余畝的種植基地長滿了大球蓋菇,一壟壟不起眼的土地上分布著一片片菌菇頭,這在以前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2014年,鳳川街道引進了大球蓋菇,當時村民只是持觀望態(tài)度,大家都不知道新品種到底能為農作生活帶來多少收益。2014年街道試種了22畝,到今年增加到了150畝,因為村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讓大球蓋菇和水稻輪作成為一種新模式。
不久前,由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桐廬縣農林局和鳳川街道聯(lián)合舉辦的“大球蓋菇標準化栽培、加工技術現(xiàn)場會”在鳳川街道舉行,來自蕭山、建德以及桐廬分水、百江等地的50余戶種植者齊聚一堂。專家分別對菌類種植生產技術、管理、后期加工進行培訓指導,在經過理論培訓后,專家們又組織學員到鳳川大球蓋菇種植基地進行現(xiàn)場參觀、學習。
目前,鳳川街道種植大球蓋菇面積已達150畝,成為浙江省大球蓋菇種植的后起之秀,預計大球蓋菇的種植將幫助消耗稻草秸稈150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