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30至31日,“劇毒蘑菇基因組與功能解析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承辦,來自國內(nèi)多家單位近60名研究人員參加。
在“劇毒蘑菇基因組與功能解析學術研討會”舉辦期間,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能源部植物研究所杰出終身教授Jonathan D. Walton首先對劇毒蘑菇前沿的研究進展及動向進行了深入介紹,指出了劇毒鵝膏研究在基礎研究及醫(yī)藥應用上的深遠意義,提出了全面完成鵝膏環(huán)肽合成途徑解析工作的綜合方案。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李泰輝研究員對華南地區(qū)的劇毒蘑菇的種類、分布、中毒危害及預防開展了生動詳盡地描述;鄧旺秋研究員對國內(nèi)致命鵝膏的轉錄組及基因組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剖析和分析。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作紅教授對中國的劇毒鵝膏中毒及預防、環(huán)肽毒素的提取及質譜鑒定以及利用環(huán)肽組份進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等做了詳盡的闡述。昆明植物研究所羅宏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基因組、轉錄組和功能基因組來對鵝膏環(huán)肽代謝途徑進行基因識別及功能解析研究,并對基因組學分析、轉錄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方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楊祝良研究員對中國的劇毒蘑菇的系統(tǒng)學及進化等進行了介紹,指出開展劇毒蘑菇基因組學研究的重要性。
在“劇毒蘑菇基因組與功能解析學術研討會”中,參會人員還以生動活潑的“自由討論”形式,就目前劇毒蘑菇基因組的研究思路和未來研究方向等多個問題進行了交流。Walton教授介紹了重要外生菌根菌綠蓋鵝膏、雙孢鵝膏的基因組研究的重點及難點,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提出多方合作的框架意向。李泰輝研究員分享了華南地區(qū)救治蘑菇中毒的多項技術及方案細節(jié),對歐美的中毒治療進行了比較,并指出了中國未來蘑菇中毒防治的新思路。陳作紅教授就人工栽培產(chǎn)環(huán)肽毒素蘑菇和獲取活性環(huán)肽的方案與大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羅宏副研究員幫助參會人員較快地了解和把握了蘑菇基因組研究的特點、基礎知識、最新進展和發(fā)展態(tài)勢,熟悉了基因組及轉錄組研究中常用分析方法、遇到的普遍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研討會氣氛活躍,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