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人妻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久久无码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午夜无码视频,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yè)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tài) » 產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瀘州納溪:觸網生財 食用菌“走出”深山


    【發(fā)布日期】:2018-06-06  【來源】:四川新聞網
    【核心提示】:2016年,馮再國在白節(jié)鎮(zhèn)高峰村大旺竹海楠竹林里試種食用菌獲成功,并逐漸擴大種植規(guī)模。2017年,收獲木耳1000多斤,竹蓀300多斤,依托互聯網平臺,所有產品均在網上被銷售一空,純收入30多萬元。
     
      “馮老板,給我寄30斤新鮮竹蓀蛋過來。”6月6日,在瀘州市納溪區(qū)白節(jié)鎮(zhèn)高峰村竹蓀種植基地里,竹蓀種植大戶馮再國接訂單、采收竹蓀蛋、裝箱、發(fā)貨,忙得不亦樂乎。
      2016年,馮再國在白節(jié)鎮(zhèn)高峰村大旺竹海楠竹林里試種食用菌獲成功,并逐漸擴大種植規(guī)模。2017年,收獲木耳1000多斤,竹蓀300多斤,依托互聯網平臺,所有產品均在網上被銷售一空,純收入30多萬元。
      初次創(chuàng)業(yè) 林下試種獲成功
      今年44歲的馮再國先后從事過建筑、竹片加工等行業(yè),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口感鮮美的涼拌木耳、竹蓀雞湯引起馮再國的注意。
      “別人搭建大棚栽種木耳、竹蓀、羊肚菌等都能賺錢,白節(jié)鎮(zhèn)十萬畝楠竹林就是天然大棚,發(fā)展林下種植肯定有‘錢’景。”馮再國說,經過調研發(fā)現,竹蓀、木耳、羊肚菌等食材市場前景非常好,更加堅定了他發(fā)展林下經濟的念頭。
      2017年初,馮再國來到瀘州一菌種場拜師學藝,系統學習菌種栽種技術,并流轉楠竹林30畝,開始試種紅木耳。
      為提升試種成功率,馮再國專門從菌種場采購一套設備自制木耳菌棒,將木屑、玉米粉、麥麩皮等原料放入鍋爐中高溫滅菌18個小時,在無菌條件下完成注入紅木耳菌種、裝袋等工作,并為每個菌棒口扣上一個金屬蓋,有效解決了戶外木耳菌棒變質腐爛問題。
      “存放2個月、菌棒長滿菌絲后,便將5萬余個菌棒移入經過打理并安裝好自來噴水管道的楠竹林進行露天培育。”  馮再國說,露天培育相當于仿生態(tài)種植,延長了木耳的生長周期,口感非常好,投入市場后供不應求。之后,馮再國又陸續(xù)成功試種了竹蓀、羊肚菌等食用菌,并逐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
      依托互聯網+,新鮮竹蓀蛋遠銷省內外
      6月6日,筆者在納溪區(qū)白節(jié)鎮(zhèn)大旺竹海竹蓀種植基地看到,郁郁蔥蔥的楠竹林下,員工們正忙著采收剛長出土面的竹蓀蛋,馮再國蹲在一旁,把竹蓀蛋采收過程錄制下來并分享到朋友圈。
      怎么想到賣竹蓀蛋呢?面對筆者的疑惑,馮再國說,2016年,在廣東、深圳等沿海城市打工的親戚朋友回鄉(xiāng)探親,我就用新鮮的竹蓀蛋燉雞招待他們,他們覺得味道非常好,就帶了很多回去,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新鮮竹蓀蛋便在東南沿海城市打開了銷路。
      “自從在馮再國家品嘗到新鮮竹蓀蛋的美味后,我就帶了30多斤回到餐館里,沒想到,當地群眾都非常喜歡吃,每個月都要銷售竹蓀蛋500多斤呢!”在深圳做了5年餐飲生意的吳世紅說,現如今,很多深圳群眾紛紛與馮再國聯系,直接從他那兒訂貨。
      “客戶打來電話表示想吃新鮮竹蓀,我就給他們托運竹蓀蛋。”馮再國說,跨省托運一般需要3天時間,竹蓀蛋產出竹蓀最長可達15天,我們根據客戶需求發(fā)貨,客戶可以將新鮮竹蓀蛋做成美味佳肴,也可以將竹蓀蛋放在溫度在15-20度的地方,讓新鮮竹蓀從竹蓀蛋里長出來。
      “如果客戶需要干竹蓀,我就幫他們烘干寄過去。”馮再國說,由于烘制過程不添加防腐劑,所以干竹蓀形狀完整、裙擺較長且均勻、色澤淡黃、氣味清香。
      “去年11月,在楠竹林里種植了30多畝羊肚菌,今年4月底,通過互聯網全部銷售完畢,畝產400余斤,平均畝產值3萬元左右。”馮再國說,目前,50多畝竹蓀又進入采收期,每月銷售竹蓀蛋3000多斤,干竹蓀50多斤,為滿足市場需求,明年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
      抱團發(fā)展 帶領村民發(fā)展林下經濟增收
      白節(jié)鎮(zhèn)大旺竹海楠竹面積超過萬畝,土壤及氣候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食用菌生長,但近一萬元一畝的種植成本,成為群眾發(fā)展林下經濟的“攔路虎”,如何讓更多群眾從事林下種植致富增收,馮再國一直在苦苦思索。
      去年,白節(jié)鎮(zhèn)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鼓勵群眾在楠竹林里大面積種植竹蓀、羊肚菌等食用菌,由公司提供菌種,負責技術服務以及后期銷售,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
      目前,陸續(xù)有10多戶群眾來到馮再國的種植基地“取經”,紛紛表示,看到馮再國種植食用菌能賺錢,下半年也要種幾畝增加收入。
      “從覆蓋栽培原料、播種及后期管理,只要村民有需求,我都做到有問必答。”馮再國說,林下經濟種植成本高,每個環(huán)節(jié)我都會把有種植愿望的村民叫到基地里來,手把手傳授技術,確保他們下半年能夠試種成功。
      明年,進一步擴大種植規(guī)模,試種其他的特色菌類,帶領更多村民加入到林下食用菌種植中來……,馮再國表示,將以納溪區(qū)打造“萬畝竹林示范園區(qū)”為契機,帶領村民大力發(fā)展竹蓀、木耳、羊肚菌等林下生態(tài)綠色產品,讓他們在“林菌結合、綜合利用、循環(huán)發(fā)展、農民增收”的立體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鏈條得到實惠。
     
     
    [ 動態(tài)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tài)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fā)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guī)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