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南安仁縣的田間地頭,記者看到,去年收割的晚稻草存進(jìn)了大棚里,村子的房前屋后,大量囤積的稻草也都被塑料膜精心覆蓋了起來。
記者:“這稻草什么時候收的?”
湖南省安仁縣坪上村村民 張起柏:“去年收的,去年收晚稻谷收的。”
按照當(dāng)?shù)氐牧?xí)慣,收割的稻草除囤積一部分用來喂牛外,其余的都還田作了肥料,但安仁縣的豬、牛存欄量都很少,根本用了那么多稻草,那么村民們?yōu)槭裁匆獌Υ孢@么多稻草呢?
湖南省茶陵縣柏州村村民 陳柏茍:“賣100元錢200元錢就是錢啊,再不可能扔了?!?
湖南省安仁縣竹塘村村民 袁少華:“可以賣3000多元錢一年?!?
這里的稻草能賣錢,這還得從坪上村一位名叫袁王茍的村民說起。
1998年4月的一天,袁王茍在田邊散步,田埂上一堆沒有來得及扔掉的稻草引起了他的注意。

湖南省安仁縣坪上村村民 袁王茍:“我突然看見那個草堆里面有一堆腐爛的、 農(nóng)民沒有燒掉、沒有燒得干凈的稻草,里面長出了好像草菇一樣的菇,這期間我就有了一個啟發(fā)了?!?
原來,袁王茍早年在外學(xué)習(xí)過種菇技術(shù),當(dāng)時剛回到村里準(zhǔn)備種平菇,可種菇需要的棉籽殼卻要去湖南岳陽和湖北購買,價錢也在年年上漲。這一次的意外發(fā)現(xiàn),給正在尋找原料的老袁以新的靈感。
湖南省安仁縣坪上村村民 袁王茍:“這個東西既然能長草菇,看能不能生產(chǎn)那個平菇用一下,我就琢磨了一段時間,好久好久?!?
袁王茍嘗試著往棉殼和木屑里加入了少量稻草,讓他驚喜的是,平菇不但長了出來,質(zhì)量和口感也明顯有了不同。試驗的成功意味著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食用菌有了便利的原料,因為安仁縣是全國商品糧生產(chǎn)基地,全縣有著34萬畝優(yōu)質(zhì)稻,稻草資源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