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了‘土飯碗’,我得到了一個金餑餑。”7月25日,在利豐南充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工人馮碧群滿面春風地告訴記者,她是嘉陵區(qū)木老鄉(xiāng)頭洞橋村的被征地農民, 進入利豐公司工作后,一樣從事農業(yè)生產,卻不再經受風雨困擾,能夠實現(xiàn)旱澇保收。
過秤,裝袋,抽氣……7月22日上午,記者走進位于嘉陵工業(yè)園的利豐公司包裝車間看到,10多位工人既緊張忙碌,又井然有序,通過他們的勞動,一簇簇鮮嫩的白色金針菇經過包裝,即將裝進保鮮箱,源源不斷地運往成都、重慶等地銷售。“我們實行計時工資,每月收入至少上千元,比種地劃得著。”馮碧群一邊熟練地從傳輸帶上取下金針菇,放在電子秤上過磅,然后裝入包裝袋,一邊輕松地告訴記者,來車間務農,能做到頭不頂日、腳不粘泥、衣不濕雨,工作輕松收入高。
據(jù)了解,利豐南充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集菌業(yè)研發(fā)、培訓、推廣、示范、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第一期建成以來,主要開展無土化栽培白色金針菇。“一期工程建成廠房8000平方米,平均每天出產金針菇2噸,需要農業(yè)專家、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普通工人100多人。”利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現(xiàn)有80多名普通工人,他們多為附近木老鄉(xiāng)、花園鄉(xiāng)等地的農民。由于色金針菇富含蛋白質、高纖維多糖體及維他命,具有保健作用,深受消費者喜好,目前川內僅有三家生產廠家,所以該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擴大生產奠定了基礎,必將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
過秤,裝袋,抽氣……7月22日上午,記者走進位于嘉陵工業(yè)園的利豐公司包裝車間看到,10多位工人既緊張忙碌,又井然有序,通過他們的勞動,一簇簇鮮嫩的白色金針菇經過包裝,即將裝進保鮮箱,源源不斷地運往成都、重慶等地銷售。“我們實行計時工資,每月收入至少上千元,比種地劃得著。”馮碧群一邊熟練地從傳輸帶上取下金針菇,放在電子秤上過磅,然后裝入包裝袋,一邊輕松地告訴記者,來車間務農,能做到頭不頂日、腳不粘泥、衣不濕雨,工作輕松收入高。
據(jù)了解,利豐南充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集菌業(yè)研發(fā)、培訓、推廣、示范、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第一期建成以來,主要開展無土化栽培白色金針菇。“一期工程建成廠房8000平方米,平均每天出產金針菇2噸,需要農業(yè)專家、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普通工人100多人。”利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現(xiàn)有80多名普通工人,他們多為附近木老鄉(xiāng)、花園鄉(xiāng)等地的農民。由于色金針菇富含蛋白質、高纖維多糖體及維他命,具有保健作用,深受消費者喜好,目前川內僅有三家生產廠家,所以該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擴大生產奠定了基礎,必將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