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當湖街道黃家浜村的王寵良采用工廠化生產的反季節(jié)蘑菇開始上市,高溫天氣能吃上本地產的鮮蘑菇,讓消費者十分稀罕,雖然每公斤價格達到20元以上,仍然十分搶手。
夏日縱然驕陽似火,可通訊員走進王寵良的食用菌生產車間時,卻感到陣陣涼意。只見一層層蘑菇架上,一只只潔白可愛的小蘑菇正探出“小腦袋”,在潮濕、涼快的泥土中恣意地生長著。據(jù)了解,王寵良是黃家浜村有名的種菇能手,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2009年,王寵良為拓展種植領域,投資200多萬元,建起這個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專門配備了致冷機和空調等設備,使菌菇生產做到恒溫控制,不受自然災害和天氣的影響,實現(xiàn)周年化生產。去年,王寵良在基地內種植起蘑菇,由于病蟲害影響,產量較低,效益并不高。可王寵良并不氣餒,今年五月,他又投資10多萬元,種植了3萬平方尺的蘑菇。高溫天氣下,王寵良每天利用空調等致冷設施,調解溫度、濕度和氧氣,使車間內保持在16度左右,防止病蟲害的侵害。
“現(xiàn)在除山東蘑菇外,沒有本地蘑菇,大家都想嘗嘗鮮,市場上當然好銷呢。”王寵良告訴通訊員,由于把好了技術關,從23日起,這些蘑菇陸續(xù)開始采摘,每天銷售量在100公斤左右。“再過十多天,蘑菇產量將大幅度增加,每天至少有500多公斤。”王寵良高興地說:“蘑菇量多了,就可以銷到嘉興、杭州等大市場,效益會更好。”據(jù)王寵良介紹,種植反季節(jié)蘑菇靠設施調解溫度,成本相對提高30%一40%,如果產量較高,效益相當不錯,起碼要增加50%。“這茬蘑菇一直要采摘到九月底,接著可再種一季秋季蘑菇,這樣可實現(xiàn)一年兩茬的種植模式。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王寵良笑著說。
夏日縱然驕陽似火,可通訊員走進王寵良的食用菌生產車間時,卻感到陣陣涼意。只見一層層蘑菇架上,一只只潔白可愛的小蘑菇正探出“小腦袋”,在潮濕、涼快的泥土中恣意地生長著。據(jù)了解,王寵良是黃家浜村有名的種菇能手,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2009年,王寵良為拓展種植領域,投資200多萬元,建起這個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專門配備了致冷機和空調等設備,使菌菇生產做到恒溫控制,不受自然災害和天氣的影響,實現(xiàn)周年化生產。去年,王寵良在基地內種植起蘑菇,由于病蟲害影響,產量較低,效益并不高。可王寵良并不氣餒,今年五月,他又投資10多萬元,種植了3萬平方尺的蘑菇。高溫天氣下,王寵良每天利用空調等致冷設施,調解溫度、濕度和氧氣,使車間內保持在16度左右,防止病蟲害的侵害。
“現(xiàn)在除山東蘑菇外,沒有本地蘑菇,大家都想嘗嘗鮮,市場上當然好銷呢。”王寵良告訴通訊員,由于把好了技術關,從23日起,這些蘑菇陸續(xù)開始采摘,每天銷售量在100公斤左右。“再過十多天,蘑菇產量將大幅度增加,每天至少有500多公斤。”王寵良高興地說:“蘑菇量多了,就可以銷到嘉興、杭州等大市場,效益會更好。”據(jù)王寵良介紹,種植反季節(jié)蘑菇靠設施調解溫度,成本相對提高30%一40%,如果產量較高,效益相當不錯,起碼要增加50%。“這茬蘑菇一直要采摘到九月底,接著可再種一季秋季蘑菇,這樣可實現(xiàn)一年兩茬的種植模式。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王寵良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