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省邵武市金坑村村民李水財家中,堆滿了剛采收回來的竹蓀。李水財高興地說:“近期是竹蓀采收的收獲季節(jié),我家每天可采幾十斤的竹蓀,去年我家僅種植竹蓀這塊收入就有2萬元,今年種植面積擴大,收入可達5萬多元。”這是該村發(fā)展特色農業(yè),促進邊貿經濟促農增收致富的一個典型事例。
金坑村依托與江西毗鄰交界的地位優(yōu)勢,大力調整產業(yè)結構,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農產品,努力協調做好農業(yè)技術服務,想方設法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形成了一批竹蓀、金坑溪魚等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同時,該村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體系和經營機制,實行“種植-流通-銷售”一條龍服務,使農產品銷往江西等地,深受江西、廣東等地區(qū)歡迎。據介紹,該村邊貿經濟活躍,1至6月,該村金坑溪魚、金坑紅菇、金坑竹蓀等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運往江西等周邊地區(qū),產值超百萬元,直接促進了5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
金坑村依托與江西毗鄰交界的地位優(yōu)勢,大力調整產業(yè)結構,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農產品,努力協調做好農業(yè)技術服務,想方設法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形成了一批竹蓀、金坑溪魚等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同時,該村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體系和經營機制,實行“種植-流通-銷售”一條龍服務,使農產品銷往江西等地,深受江西、廣東等地區(qū)歡迎。據介紹,該村邊貿經濟活躍,1至6月,該村金坑溪魚、金坑紅菇、金坑竹蓀等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運往江西等周邊地區(qū),產值超百萬元,直接促進了5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