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作易;梁宗琦;劉愛英;
【機構(gòu)】中國科學(xué)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xué)開放實驗室!北京;100080;貴州農(nóng)學(xué)院蟲生真菌研究室!貴陽;550025;
【摘要】1994年6月采集自貴州梵凈山和荔波茂蘭保護區(qū)的蟲草屬真菌,中國新記錄種──螳螂蟲草(CordycepsmantidaecolaKob.etShim.)和屬于蛇形蟲草亞屬頭狀組的一新種──貴州蟲草(CordycepsguizhouensisLiu,LiangetLiusp.nov)。貴州蟲草寄生于刺蛾繭上,繭表面褐色,橢圓形,大小為4~6×5~9mm,在一個繭上可長1~2根子座,子座單生,不分枝,圓柱形,高1.5~5cm;柄和可孕部分界線不明,粗細相當,直徑1~2mm,均為淡黃色,可孕部分皮層為絲狀細胞的偽柔組織,有的柄部為白色;子囊殼散埋生,梨形,黃色,230~250×160~180μm;子囊為棍棒狀或紡錘形,60~140×5~8μm,頭部3~4μm;每個子囊中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梭形,具3~4個隔膜,40~60×0.8~1.7μm,不斷裂成次生子囊孢子。
【關(guān)鍵詞】螳螂蟲草;貴州蟲草;蟲草;新種;
【基金】貴州省科學(xué)基金;中國科學(xué)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系統(tǒng)學(xué)開放實驗室部分資助;
【分類號】Q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