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小平 張深 李海濤 陳吉 黃建國
【機構】西南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微生物與植物營養(yǎng)重點實驗室西南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微生物與植物營養(yǎng)重點實驗室 重慶400715 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所貴陽550003
【摘要】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設置無磷、低磷、中磷和高磷四種磷濃度,離體培養(yǎng)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的3個株系Ld-01、Ld-02、Ld-03和雙色蠟蘑Laccaria bicolor S238N,分別測定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長量、草酸、氫離子和酸性磷酸酶分泌速率。結果表明,在中磷的條件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長最好,無磷、低磷或高磷對它們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因菌種(株)不同而異。草酸、氫離子和酸性磷酸酶的分泌速率順序為:無磷(0gNaH2PO4/L)>低磷(0.229gNaH2PO4/L)>中磷(1.147gNaH2PO4/L)>高磷(5.735gNaH2PO4/L),表現(xiàn)出明顯的種(株)間差異,看來外源磷的供應狀況可能有調節(jié)外生菌根真菌活化土壤無機磷和有機磷的作用。在缺磷和低磷條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較強的活化作用,在足磷的條件下活化作用減小,由此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磷。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0771112);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重大支撐項目(No.2006BAD03A13);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No.CQCSTC,No.2006BB1339);
【關鍵詞】磷水平; 分泌作用; 酸性磷酸酶; 外生菌根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