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玉成 曹云 周麗偉 吳聲華
【機構】北京林業(yè)大學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森林與土壤生態(tài)國家重點實驗室
【摘要】靈芝是最重要的藥用真菌之一,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記載和利用歷史。雖然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國真菌學家Patouillard就有給中國的靈芝冠上Ganoderma lucidum這一學名,并沿用至今,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認識到過去外國人的定名并不正確。實際上,G.lucidum是1871年由William Curtis根據(jù)采自英國的標本描述的新物種。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國廣泛分布和栽培的靈芝與產(chǎn)于歐洲的G.lucidum不同,是一個獨立的種,其合法的拉丁學名應為G.lingzhi。鑒于"靈芝"這一名稱在中國已使用2,000余年,故建議"G.lingzhi"的漢語學名為"靈芝"(俗稱赤芝),而靈芝屬的模式種G.lucidum的漢語學名改為"亮蓋靈芝"(俗稱白肉靈芝或白靈芝)。靈芝Ganoderma lingzhi廣泛分布于東亞暖溫帶和亞熱帶,其主要形態(tài)特征是孔口表面新鮮時淺黃色至硫磺色、成熟時菌肉中有黑褐色區(qū)帶、管口壁厚度為80–120μm。亮蓋靈芝G.lucidum主要分布于歐洲和亞洲,在我國分布于東北、華北、華中和西南海拔較高地區(qū),其孔口表面新鮮時白色至奶油色、成熟時菌肉中無黑褐色區(qū)帶、管口壁厚度為40–80μm。四川靈芝G.sichuanense盡管其擔孢子與靈芝G.lingzhi相似,但基于其模式標本ITS序列的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表明,該種與靈芝不同,是個獨立的種,且在廣東也有發(fā)現(xiàn)。
【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關鍵詞】藥用真菌; 靈芝學名; 命名法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