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蜜 李敏 劉潤進
【機構】青島農業(yè)大學菌根生物技術研究所
摘要:本研究旨在觀察和測定設施栽培黃瓜根系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與暗隔內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形態(tài)結構,明確其發(fā)育特征,為進一步探索AMF與DSE相互作用奠定基礎。自山東萊陽、壽光和萊西等設施蔬菜主產區(qū)選擇黃瓜Cucumis sativus樣地,從不同連作年限、黃瓜生育期和土層深度分別采集黃瓜根系和根區(qū)土壤;觀察根內AMF與DSE形態(tài)特征、測定AMF和DSE侵染數量、分析AMF或DSE侵染發(fā)育數量與黃瓜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病害的相關性。從黃瓜根系中可觀察到典型的AMF泡囊、疆南星型(Arum,A)與重樓型(Paris,P)叢枝結構、DSE菌絲和微菌核。以黃瓜結果中期根系AMF和DSE侵染率最高,分別為57%和28%,苗期最低,分別為18%和8%;初花期的叢枝為P型,苗期和結果中期則為A型+P型。連作<7年和7–10年的黃瓜根內叢枝為A型+P型,AMF和DSE的侵染率均分別顯著高于連作>10年的侵染率,連作>10年的叢枝為A型。黃瓜根系以0–15cm土層中AMF侵染率最高(29%),叢枝為P型;以>30cm的侵染率最低(12%),叢枝為A型;15–30cm土層的為A型+P型。AMF P型著生率、P/A比率和DSE侵染率分別與根結線蟲病的為害程度具有相關性。研究結果還表明黃瓜根系AMF侵染率與DSE侵染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470101,31272210); 山東省科技發(fā)展計劃(2012GNC11010);
關鍵詞:黃瓜; 菌根真菌; 內生真菌; 叢枝結構; 侵染率; 根結線蟲;
【機構】青島農業(yè)大學菌根生物技術研究所
摘要:本研究旨在觀察和測定設施栽培黃瓜根系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與暗隔內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形態(tài)結構,明確其發(fā)育特征,為進一步探索AMF與DSE相互作用奠定基礎。自山東萊陽、壽光和萊西等設施蔬菜主產區(qū)選擇黃瓜Cucumis sativus樣地,從不同連作年限、黃瓜生育期和土層深度分別采集黃瓜根系和根區(qū)土壤;觀察根內AMF與DSE形態(tài)特征、測定AMF和DSE侵染數量、分析AMF或DSE侵染發(fā)育數量與黃瓜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病害的相關性。從黃瓜根系中可觀察到典型的AMF泡囊、疆南星型(Arum,A)與重樓型(Paris,P)叢枝結構、DSE菌絲和微菌核。以黃瓜結果中期根系AMF和DSE侵染率最高,分別為57%和28%,苗期最低,分別為18%和8%;初花期的叢枝為P型,苗期和結果中期則為A型+P型。連作<7年和7–10年的黃瓜根內叢枝為A型+P型,AMF和DSE的侵染率均分別顯著高于連作>10年的侵染率,連作>10年的叢枝為A型。黃瓜根系以0–15cm土層中AMF侵染率最高(29%),叢枝為P型;以>30cm的侵染率最低(12%),叢枝為A型;15–30cm土層的為A型+P型。AMF P型著生率、P/A比率和DSE侵染率分別與根結線蟲病的為害程度具有相關性。研究結果還表明黃瓜根系AMF侵染率與DSE侵染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470101,31272210); 山東省科技發(fā)展計劃(2012GNC11010);
關鍵詞:黃瓜; 菌根真菌; 內生真菌; 叢枝結構; 侵染率; 根結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