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昭清 莊文穎
【機構(gòu)】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大學
摘要:報道了來自黑龍江和廣東的肉座菌目3個中國新記錄種:異梗枝穗霉Clonostachys impariphialis、羅斯曼枝穗霉C.rossmaniae和原肉座菌Protocrea farinosa。對其宏觀和微觀特征進行了描述和圖示,對我國材料與上述種的原始描述進行了比較,并利用ITS和28S r DNA的序列比對為準確鑒定提供了依據(jù)。此外,首次在大陸地區(qū)報道密集枝穗霉C.compactiuscula和大孔光殼Stilbocrea macrostoma并發(fā)現(xiàn)黃殼Ochronectria calami在廣東分布。[中文摘要附注:Clonostachys屬的漢名首次在綜述性文章"真菌殺線蟲代謝物的研究進展"中引證國外文獻時提及,被譯為"螺旋聚孢屬"(董錦艷等2001)。隨后,在作為中國新記錄屬發(fā)表時,文章題目將其譯為"枝穗霉屬"(Gao et al.2008)??紤]到后者是第一次根據(jù)我國材料對該類群進行分類學研究時提供的漢名,其譯法體現(xiàn)了屬的形態(tài)學特征,因此本文采用后一種譯名作為該屬的名稱,并建議永久使用。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570018,31400020);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2013FY110400);
關鍵詞:生赤殼科; 肉座菌科; 形態(tài)學; 分類;
【機構(gòu)】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大學
摘要:報道了來自黑龍江和廣東的肉座菌目3個中國新記錄種:異梗枝穗霉Clonostachys impariphialis、羅斯曼枝穗霉C.rossmaniae和原肉座菌Protocrea farinosa。對其宏觀和微觀特征進行了描述和圖示,對我國材料與上述種的原始描述進行了比較,并利用ITS和28S r DNA的序列比對為準確鑒定提供了依據(jù)。此外,首次在大陸地區(qū)報道密集枝穗霉C.compactiuscula和大孔光殼Stilbocrea macrostoma并發(fā)現(xiàn)黃殼Ochronectria calami在廣東分布。[中文摘要附注:Clonostachys屬的漢名首次在綜述性文章"真菌殺線蟲代謝物的研究進展"中引證國外文獻時提及,被譯為"螺旋聚孢屬"(董錦艷等2001)。隨后,在作為中國新記錄屬發(fā)表時,文章題目將其譯為"枝穗霉屬"(Gao et al.2008)??紤]到后者是第一次根據(jù)我國材料對該類群進行分類學研究時提供的漢名,其譯法體現(xiàn)了屬的形態(tài)學特征,因此本文采用后一種譯名作為該屬的名稱,并建議永久使用。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570018,31400020);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2013FY110400);
關鍵詞:生赤殼科; 肉座菌科; 形態(tài)學; 分類;